临近春节,大家迫不及待开始讨论年终奖、春节放假安排、年礼年货等各种话题了,而#预制菜#、“年夜饭”也悄然占据热搜,掀起了全网讨论的热潮。
不仅咱老百姓在讨论,投资界各路投资者也是相当有热情,几乎在一段时间内接棒“元宇宙”,成为了涨停板的下一个宠儿。“更忙、更懒”的现实需求催动了这场“厨房变革”,被业界称为“B端厨房”和“C端生活方式”的双重改变。
甚至有证券公司预测,5年后的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。
一时间,关注度飙升。具体到什么程度呢,你看做医疗的万年青被投资者追着问“贵公司营业范围有预制菜吗”,做批发和零售的人人乐也被追着问“有没有预制菜业务,未来会不会增加预制菜”,做农作物种子研发等的荃银高科还在被问“公司有预制菜业务么”,就连做童装的孩子王也没放过——“是否考虑进军孩童预制菜市场”......
知道了知道了,预制菜真的有点火。
不过万万没想到,咱居然从五洲特纸的提问下看到了这样一位投资者,直接甩出了“公司是否可为预制菜提供打包盒、便当盒等环保包装”这样的问题。还有风光股份也被提问,“公司的可降解材料业务有涉及到预制菜包装吗”。
哇哦,真是独辟蹊径,为自家“爱豆”能不能获得这万亿红利的接收权操碎了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五洲特纸在另一个“贵公司的预制菜包装方面是否更具备价格优势,更环保”的提问下回复称,其生产的食品包装纸,以原生木浆为主要原材料,符合环保发展的要求。而且,其回复确实点出了一个当下较明显的背景,即控塑和禁塑,在此背景下,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市场选购优先度会更高。
当我们在为预制菜的方便、美味而打call的时候,其实环境问题也是同步存在的。就像当初外卖开始盛行后,外卖包装成为“白色污染”的新时代“助攻”,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。预制菜的盛行,是否又会是一个轮回呢?
倒也不尽然。
虽然预制菜火了,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出现包装用材再上升的情况,不过如今“塑料”界的法规标准基础与外卖盛行之初的又有些不同了。
至少,“限塑”向“禁塑”的转变是实打实的。2020年1月,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正式明确,有序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;2021年9月,《“十四五”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再下一城,要求源头减量,要求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商品零售、电子商务、餐饮、住宿等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,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,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等等。
其次,地方对“禁塑”的严格监管也是毋庸置疑的。玉树市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;黄山市多措并举推进禁塑限塑工作;山西立法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;绍兴市启动塑料污染治理三年行动......这样的措施数不胜数。
再者,技术硬实力有了明显提升。如Stockholm University研究员创造出了一种与传统热固性树脂特性相似的材料,不仅保持与现有工程塑料相当的机械强度,而且允许被热分解并重复使用多次;如霍尼韦尔官宣了一项新的塑料回收工艺UpCycle,大幅拓宽了可回收塑料的种类,有望将可回收的塑料废弃物比例提高到90%......
更何况,业界已经测算,过去5年,我国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年均增速达到2成以上,未来5年,市场保守需求量将达到700万吨上下,未来10年可能突破1400万吨。随着可降解塑料产品成本的进一步下降,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市场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?
所以,一切都正在越来越好。政策环境、环保监管、企业意识、民众意识,还有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带来的良性循环效应,都将为万亿预制菜市场规模增添更多“绿色”保障。